生命时速:一场由出租车驾驶员书写的紧急救援

友联
2025-09-10

在城市交通的脉络中,出租车不仅是运载乘客的工具,更时常成为突发危机下的“移动生命线”。2025年8月30日晚,友联出租车公司驾驶员莫俊的一次常规接单,因一名乘客的突发疾病,演变成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援——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路疾驰送医,途中依规闯过3个红灯,用专业与担当为生命争取了关键时间,这一事件也成为城市文明中温暖的注脚。

事件的起点是8月30日20点,莫俊驾驶出租车行驶至南岸区海棠晓月处,接到乘客石先生。上车前,石先生仅表示与女友发生矛盾,发现女友神色苍白,身体无力。连忙招收叫停路边出租车上车时呼吸急促地向莫俊求助,莫俊当即意识到情况危急,他没有慌乱,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判断:此时距离最近的市中心医院仍有5公里,常规行驶需15分钟以上,而石先生的症状若不及时救治,可能引发严重后果。

为缩短救援时间,莫俊迅速采取三项关键行动。首先,他立即打开车辆双闪灯,通过车内对讲机向友联出租车公司调度中心报备情况,说明“乘客突发心脏病,需紧急送医,可能产生交通违章”,同时请求调度中心协助联系医院急诊科,提前做好接诊准备。其次,他一边平稳操控车辆加速,一边通过车窗向周围车辆示意,用手势和呼喊表明“车内有急症患者,请求让行”,沿途不少私家车驾驶员见状主动减速避让,为救援车辆开辟出一条临时通道。最后,在行驶至三个车流密集的十字路口时,由于信号灯处于红灯状态,且后方无救护车跟随,莫俊在确认横向车道无来车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果断闯过红灯,每一次决策都基于对路况的快速观察,避免了次生事故风险。

从接报求助到抵达医院急诊科,全程仅用8分钟,比常规行驶时间缩短近一半。抵达医院后,莫俊没有立刻离开,而是协助医护人员将石先生抬上担架,直到石先生的家属赶到医院,才默默返回车内继续工作。事后,石先生家属通过友联出租车公司找到莫俊,提出要偿还押金并支付额外酬金,却被莫俊婉拒:“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,换成公司任何一个师傅,都会这么办。”

这场紧急救援的背后,既体现了出租车驾驶员的职业素养,也折射出城市应急响应的协作力量。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相关规定,车辆因“紧急避险”导致的交通违章,可凭医院证明、企业调度记录等材料向交管部门申请撤销,莫俊事后提交的相关证明已通过审核,3次闯红灯记录均未计入违章系统。这一规定既保障了公民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权,也为见义勇为的驾驶员免除了后顾之忧。

友联出租车公司负责人表示,公司每年都会组织两次驾驶员应急培训,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操作、突发疾病处置、紧急送医流程等,莫俊正是通过系统培训,才能在此次事件中冷静应对。而沿途私家车驾驶员的主动让行,也展现了城市居民的互助意识——当个体生命遭遇危机时,一条由驾驶员、调度中心、医护人员、普通市民共同搭建的“生命通道”,成为城市最温暖的风景线。

这场8分钟的紧急救援,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“责任”与“善意”的重量。它证明,在城市的车流中,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可能成为危机时刻的“守护者”,而规范的应急处置流程、人性化的法律保障,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,正是让“生命时速”得以实现的关键。当出租车再次行驶在熟悉的街道上,莫俊依旧每天接单、送客,但他的故事已成为友联出租车公司培训的案例,也让更多人相信: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,总有一些温暖,会与生命同行。

阅读2
分享